每逢周一到周五,當成千上萬身著西裝的上班族,步履匆匆地在各種交通工具構成的線路中穿行而過,一道英國職場獨特的風景就籠罩著這座城市。上下班高峰時期的公共交通里,黑色和灰色是職場人的主色調,男士再配上色彩鮮艷的領帶,別致有型的襯衫袖扣,在細節(jié)中散發(fā)著品味。而女士的黑灰色西裝之外,則是短裙、絲襪和高跟鞋,有的時候再加上一條顏色艷麗的圍巾,散發(fā)著女性在職場上半邊天的美麗。這就是英國職場不言而喻的穿衣戴帽法則。
除了著裝,對英國的女士們來說,化妝同等重要???,她們一大早趕出家門,沒有時間化妝,就把公共交通的座位當成了她們的移動化妝間。只見她們一手拿個鏡子,另外一手迅速在在臉上打粉底,擦塞紅,涂嘴唇,勾眉毛,畫睫毛,在地鐵車廂里,搖搖晃晃地在臉上涂抹十分鐘,一張素面朝天的臉就變成一張職場上精明干練的臉。最厲害的是,一些女士的手指能夠既當刷子,又當粉餅,還可以做修改液,在一張張上班族的臉上盡顯神威。
其實,英國人這么重視外表,與這個社會的職場中“以貌取人”的“潛規(guī)則”密不可分。社會心理學中講過,權威人物更加容易獲得別人的重視,而他的制服就是權威身份的象征。同樣,在職場上,正裝也是專業(yè)身份的象征,無形中給個人的工作能力和表現(xiàn)加分,也會潛移默化地獲得別人對自己的重視。英國人對這一點的認識和踐行,可以算的上是透徹。只要是工作時間、工作場所,英國人總是會這樣習慣性地如此打扮一番,這已經(jīng)不是個人所好,而是他們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無論上班族們的打扮多么“Professional(職業(yè)化)”,但在上下班高峰期的他們,往往還是要在地鐵里經(jīng)歷“非人”的考驗。在某些最為擁擠的路段,盡管每隔三四分鐘就會來一輛地鐵,但是由于人流量太大,幾乎趟趟車都能看到——在車門關上的前一秒,最后上去的幾個人都是奮不顧身地把自己硬塞進去的。然后,他們像壁虎一樣“叭”地一聲“趴”在里面的人群里,直到車開幾分鐘后才能逐漸成為“直立”。
面對如此這般的擁擠狀況,倫敦人的要求已經(jīng)降低到“只要能上車”就行。一次,晚上六點多,下班的人群正在擁擠著上車。車門即將關閉,車廂外的五六個人還是上不來,而車廂里面,似乎也擁擠得不能再移動一點。這時,一位英國女士還有半個身子在車外,可是她已經(jīng)擠不上去了。這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女士,突然用倫敦音大聲對里面喊道,“Would you please move? I have the baby at home(請往里面挪挪好嗎?我家里還有個嬰兒呢)。”她話音剛落,我前面身著黑色西裝的一位男士,也突然開始沖里面喊起來,“So do I(我家也有嬰兒)。”一些乘客聽到這些,不禁悄悄地笑了。終于,在這兩位急著回家看Baby(嬰兒)的父母的號召下,全車人再使勁往里擠一下,車門才終于關上了。
盡管倫敦人經(jīng)常抱怨擁擠的公共交通,但他們還是充分地將公交車上的時間用在了學習和工作上。在市中心的地鐵路段,每天早晚共有三份報紙免費發(fā)放,它們是人們在上下班高峰時地鐵里的重要讀物。每到這個時候,地鐵上有座位的人們幾乎人手一張報紙,看完了就放在座位后面的臺子上,下一個人再自取。一張報紙,有時能傳送給五個人以上。正是因為如此高的讀者群,這些免費報紙上刊登了大量的品牌廣告和產(chǎn)品促銷廣告,保持長久不衰的經(jīng)營業(yè)績。地下報紙已經(jīng)成為了倫敦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