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對Trump(特朗普)這個名字都很熟悉,但對Trumpchi或許就很陌生了。
Trumpchi(廣汽傳祺的英文名稱)聽起來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名字有些相似,其實它是一個中國汽車品牌,打算2019年進軍美國市場。
廣汽集團表示,“重名”只是一個巧合。2010年廣汽傳祺首次投放市場,當時距離特朗普競選總統(tǒng)還有好幾年。
最近有報道稱,廣汽集團為了讓該品牌汽車進軍美國市場,打算重新?lián)Q一個英文名。
Trumpchi is the local brand of the GAC Group, a State-owned manufacturer that also makes cars for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brands.
傳祺汽車是廣汽集團的本土品牌。廣汽集團是一家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yè)集團,也生產(chǎn)合資品牌汽車。
Earlier this year, the GAC Motor Design Director Zhang Fan told Reuters: "We saw people were laughing at this and took pictures looking only at this detail, and also put on Facebook or other websites.
今年早些時候,廣汽集團設(shè)計總師張帆告訴路透社說:“我們發(fā)現(xiàn)人們在取笑傳祺汽車的英文名,還把車標拍下來,上傳到臉書和其他網(wǎng)站上。”
傳祺的英文名字“Trumpchi”來源于中文“傳奇”的直接音譯。前半部分“Trump”代表著領(lǐng)先、王牌,而后半部分“chi”代表著中國 China。
本來是個充滿美好寓意的名字,但萬萬沒想到,傳祺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進軍美國市場,竟然因為“Trumpchi”這個英文名而遇到了問題,這就實在尷尬了。
In the case of Trumpchi, however, the name appears simply to be a translation spin-off from its Chinese name which is Chuanqi, which is a play on the word "legendary" and loosely translates as "spreading good fortune".
傳祺的英文名稱Trumpchi只是其中文名稱的簡單翻譯。“傳”在漢語中有“傳說”之意,“傳祺”大致有“傳播好運”的意思(“祺”在漢語中有幸福吉祥之意)。
其實,早在2017北美底特律車展上,因為英文名字Trumpchi與特朗普重名,就有眾多美國當?shù)孛癖娫趥黛髡古_圍觀。只為拍攝傳祺的尾標(Trumpchi),并在社交平臺上以此進行調(diào)侃。
It first got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in at the 2017 Detroit Auto Show, where executives were reported to be taken aback by the reaction it got and talked about mulling a name change then. Regardless of the name, the company hopes to put forward the first Chinese car that could break into the American market.
廣汽傳祺在2017年的底特律汽車展上首次得到全球關(guān)注。據(jù)報道,當時廣汽的高管們看到大家對傳祺汽車英文名的反應(yīng)后感到吃驚,并開始討論改名。不管改不改名,公司都希望將首輛國產(chǎn)傳祺汽車投放美國市場。
China is both the world's biggest market and its biggest manufacturer, turning out more than 24 million cars last year.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也是最大的生產(chǎn)國。去年中國生產(chǎn)了超過2400萬輛汽車。
However, the great majority are sold domestically, and Chinese brands have struggled to gain a foothold in the US.
然而,大部分國產(chǎn)車還是在國內(nèi)銷售。中國汽車品牌想要在美國獲得一席之地仍然要付出許多努力。
品牌名稱代表什么?
If renaming a car company for a new market seems a little strange, perhaps it shouldn't.
為進軍新市場而給汽車品牌改名,人們不應(yīng)該感到奇怪。
Western companies have been rebranding for years when they set up shop in China.
西方公司在中國開展業(yè)務(wù)時改名從多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
The linguistic divide between Western languages and Chinese means that names are often nonsensical when they're translated.
西方語言和漢語的差異意味著品牌名稱的翻譯常常聽起來很荒謬。
So, they come up with names that at least sound neutral, or which might appeal to Chinese consumers.
所以他們會想出至少聽起來比較中立的名稱,或者可能會吸引中國消費者的名稱。
Pampers, for example, is 幫寶適 or "bang bao shi", which means "helps make baby comfortable".
比如“幫寶適”的意思是“幫助寶寶舒適”。
Car companies do it too.
一些汽車公司也這樣改過名。
BMW's Chinese name is 寶馬, which transliterates as "treasure horse".
“寶馬”汽車直譯的意思是“珍寶之馬”。
Trumpchi wouldn't be the first Chinese company to rebrand for a wider audience.
廣汽傳祺不是首個為了更大的市場改名的中國公司。
Chinese messaging app WeChat, for example, was rebranded from Weixin specifically to appeal to a more global audience, a move that helped it dramatically increase its overseas user base.
比如微信的英文名就曾經(jīng)從Weixin改為WeChat,以吸引更多的全球受眾。這也幫助它迅速擴大了海外用戶基礎(chǔ)。
國外的品牌進入中國首先需要翻譯。然而翻譯和青年一樣,分普通翻譯和文藝翻譯兩個檔次。
普通翻譯可以分成下面五類,分別是:
音譯:
這類是最直接的翻譯法,基本上翻了等于沒翻。
主要用于人名,比如迪士尼(Disney),西門子(Siemens),福特(Ford),地名,比如亞馬遜(Amazon),原創(chuàng)詞,比如奧迪(Audi), 耐克(NIKE),組合詞,比如阿迪達斯(Adidas),還有主人沒錢雇翻譯的詞,比如傅拉基米爾(Vladimir)。
意譯:
這類是最實誠的翻譯,基本都是良心企業(yè),童叟無欺。
主要有物名,比如空客(Airbus),臉書(Facebook),殼牌(Shell),概念名,比如通用(General Electric),大眾(Volkswagen),組合名,比如微軟(Microsoft),軟銀(Softbank),還有水果名:比如蘋果(Apple)。
混譯:
這類是一半音譯,一半意譯混在一起。看似是包容并濟,實則是存在感不濟。
混得最好的就算是星巴克了(Starbucks),勉強及格的有聯(lián)合利華(Unilever)和達美航空(Delta),至于第一太平洋戴維斯(Savills)和很久以前的第一信貸波士頓(First Boston),聽第一耳時就不知所云了。
不過中國深圳有個有名的混搭天王很快就會在這個朋友圈里混出來了——那就是微信(WeChat)
亂譯:
這類翻譯不按常理出牌,劍走偏鋒?;旧弦看蠹邑S富的想象和發(fā)黃的老相片才把兩個名字聯(lián)系到一起。
比如匯豐(HSBC),花旗(Citi),輝瑞(Pfizer),大通(Chase),香港的鎮(zhèn)港之寶——國泰(Cathay)和英國太古集團(Swire)。
不譯:
這是一個無招勝有招,我不翻不翻你煩不煩的流派。這些牌子基本上由字母組成,識字的人不用翻,不識字的翻了也沒用。
比如IBM,BBC,3M,AMD,GFW,BCG,KKR。
所以,光品牌的普通翻譯就分了上面五類,連讀起來肯定就是你現(xiàn)在的感受:音意混亂不?
好在下一個境界是文藝翻譯。
文藝翻譯要求音意一體,神形兼?zhèn)?。讓人一看到這個品牌就知道這個是做什么的,情懷有多大。這顯然很高級,所以一般也只有國際大公司才能做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Google),思科(Cisco),領(lǐng)英(LinkedIn),必應(yīng)(Bing)這種科技精英;優(yōu)衣庫(Uniqlo),家樂福(Carrefour),百安居(B&Q)這種零售巨頭;以及這幾年吊炸天的賽百味(Subway)和最近一下子從小眾變成大眾的保時捷(Porsche)。
既然是搞文藝,就有高下之分。有些品牌的翻譯不僅音意一致,神形兼?zhèn)?而且還要畫龍點睛:使名稱和產(chǎn)品融為一體,相互作用,生出巨大的品牌價值,成為品牌經(jīng)久不衰的一個原動力;同時還能意境高遠,詩意盎然。
一起來看看國外品牌名的經(jīng)典翻譯:
10.依云(Evian)
Evian是法國東南部小鎮(zhèn),日內(nèi)瓦湖岸,阿爾卑斯山邊,依山傍云的地方出產(chǎn)的礦泉水。它是好萊塢明星的最愛,也是我們?yōu)閿?shù)不多的可以和明星們一同享用的品牌。
水占人體的70%,統(tǒng)計上來講你喝啥水你就是啥人,所以等你農(nóng)夫山泉喝膩了,請嘗一嘗依云。
9.偉哥(Viagra)
一般的藥名只告訴你吃了會治什么樣的病,卻不告訴你吃了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偉哥除外。
這種拋下形式和效果而直奔人生意義的起名方式無疑是商業(yè)史上最成功的操作案例。
8.宜家(IKEA)
IKEA本來是兩個創(chuàng)辦人姓名的首字母組成的,但在中國有了這樣一個令無數(shù)媽媽們魂牽夢繞的名字——宜家。它出自《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么怡心的名字,怡情的價格,怡身的產(chǎn)品,在這個并不怎么宜居的國家,怎么能不讓人人見人愛呢?
7.波音(Boeing)
你這輩子最接近音速的時候,十有八九是在波音上。這個秀氣的中文名和英文的發(fā)音幾乎完美的一致,念出來就有飛機的速度感,甚至有多普勒效應(yīng)的趕腳,聽著似乎就讓人多了一份安全感。
6.奔馳(Mercedes-Benz)
如果音速太快,你就奔馳吧。這個翻譯詮釋了什么叫低調(diào)奢華:在所有人都在堆砌形容詞的時候,人家用動詞
——動詞雖是中性的,但卻讓所有人無法挑剔,豪華卻不霸道。在眾口難調(diào)的中國成為一個受歡迎度最廣的品牌。
5.香奈兒(Channel)
很簡單,這個法國女人的名字迷倒了眾生:這是一個讓每個男人聞到會忘掉自己女朋友,而每個女人看到會想起自己的男朋友的一個神奇的名字。
嗯,我不說了,你們自己體會一下。
4.萬寶路(Marlboro)
你可能不抽萬寶路,但你不可能不認識抽萬寶路的人。這個世界上最暢銷的香煙,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外品牌。這個翻譯和它的香煙一樣讓人朗朗上口,風靡中國。
由于對煙草廣告的禁止,現(xiàn)在很少見到這個牌子的消息,但它卻永遠活在我們的肺里。
3.浪琴(Longines)
我們的時空就像蜿蜒起伏的海浪一樣,時間就像記錄那潮起潮落的琴聲。
就算你還沒有參透宇宙的奧妙,但浪琴作為手表的名字還是能讓人不覺明厲。每看一眼時間你是不是都覺得離宇宙的盡頭又近了一些呢?
2.寶馬(BMW)
給中國三個字母,還世界一個奇跡。寶馬簡直就是神翻譯的定義。
我不知道寶馬這個名字給MM們帶來了多少眼淚,但卻知道它給BMW帶來了多少光環(huán)。
1.可口可樂 (Coca-Cola)
可口可樂在1927年進入中國的時候曾經(jīng)被哪個不開眼的翻譯成了“蝌蝌啃蠟”。估計后來發(fā)現(xiàn)開始和耗子藥一起賣了,才痛定思痛,改了這么一個喜氣的名字。
然而這是個讓任何稍懂中文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神翻譯,配上大紅色的背景,簡直就是為中國量身定做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