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作文屬于“限制性寫作”。所謂的“限制”,就是通過內容要點、提綱、圖畫、圖表等形式,對作文的內容進行限制.。也就是說,大家寫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
比如2011年新課標全國卷,大家都是李華,都在國外上學,都在寫求助信——這個大前提是固定的。區(qū)別只在于,到底在那幾個方面求助而已。
這里,我們要談到,英語作文和語文作文的考察方向是不一樣的。語文作文會考察同學們的思想深刻性、知識豐富性、心態(tài)積極性等純“內容”層面的東西;而英語作文主要考察的是你“對英語這門語言的運用能力”——這是英語應試作文命題的本質特征。
也就是說,同樣在寫“感謝老師”這個話題(2008陜西卷),某同學寫的感謝理由是“老師為祖國做出貢獻”,而他的同桌寫的是“老師教得好”,此時,老師并不會因為某位同學的思想更加高尚而為給額外加分。老師給分的主要依據是:看誰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得更加清楚!
請試著用英語造句:
1、老師,我感謝你,因為你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老師,我感謝你,因為你教得好。
請問,這兩個句子中,那個更好造?
顯然,第二個句子是容易得多的。因為很少有同學能夠準確地翻譯出“你為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這個句子!(You have been making great devotion to our motherland.)
為什么高分同學寫作文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而有些同學磨磨蹭蹭半天寫不出東西,整天抱怨自己“單詞量不夠”?這是因為——他想得太難了,他想寫他的表達能力駕馭不了的內容!
筆者認為:
1、高考英語作文不應存在“單詞不會寫”問題,初二水平的孩子照樣能寫。
2、之所以“單詞不會寫”,是因為在構思內容的時候,選取了自己表達能力駕馭不了的內容。
那么,到底要寫什么樣的內容?
關于作文的內容,筆者提出兩個觀點:
1、對于題目要求的內容:寫得全面。
2、對于需要自己發(fā)揮的內容:想得簡單。
如2008年山東卷,讓你給班上一位新同學提建議,幫助他盡快融入班集體。試題給出三個內容要點:
1、分析他無法融入班集體的原因;
2、給出建議;
3、談談你幫助他融入班集體的具體措施。
注意,這三點都是題目要求你寫的內容,你都要寫進文章里去,只要有一點沒寫,不管其它寫的多么精彩,都將被認為是“沒有完成試題規(guī)定的寫作任務”,將大大被減分!這個就叫做對題目要求的內容:寫得全面。
同時我們看到,這三點內容都需要自己進行一定的發(fā)揮:到底寫什么原因呢?有哪些建議?有什么具體措施?
在思考這三個問題時,就要用到第二個觀點:對于需要自己發(fā)揮的內容:想得簡單。
以第一段為例,我們可以想到的內容有:
1、害羞;
2、太愛學習;
3、不愛跟同學聊天;
4、沒有找到共同興趣愛好...
5、不懂方言(dialect);
6、不參加學校活動(school activities);
這幾個內容都非常的簡單好寫,很容易上手,直接解決了“單詞不會”這個寫作文的老大難問題。這樣看來,只要注意到了“對題目要求的內容寫的全面”和“對需要自己發(fā)揮的內容想得簡單”兩個事項,內容方面則再無大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