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心理障礙影響英語聽力教學
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生的興趣、注意力、學習情緒和態(tài)度、意志力等因素。雖然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學習過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對學習的效果起著促進和抑制作用。這些因素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如果兩個人的聽力水平相當,心理狀態(tài)不同,考試的結(jié)果也會相差很大。
1. 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濃
有的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本身就提不起興趣,從心理上產(chǎn)生了抵觸,尤其是在聽力訓練中很少積極參與,大多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敷衍了事,被動應付,造成抵觸情緒愈發(fā)高漲,學習興趣愈發(fā)低落,聽力水平當然很難提高。
2. 對英語聽力的不重視
盡管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對IELTS聽力有了足夠的重視,但有的學生認為考試中是讀寫占主導,能體現(xiàn)個人真正水平,聽力所占比重較小,而且也缺乏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價值,所以他們認為只要把語法、寫作等一些知識學好了也可以考高分,而且聽力部分還可以進行主觀猜測,說不定還能猜對幾道題。這種對聽力不重視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了聽力水平,也使一些學生在聽力教學中和考試中存有僥幸心理。時間長了,他們會從中買到教訓的,到那時他們會對聽力產(chǎn)生恐懼感,形成嚴重的心理障礙。
3. 缺乏自信,情緒不佳
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在課堂上,尤其是在聽力課堂上,教師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缺乏自信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常常緊張不安,焦急害怕,擔心被老師提問,被同學笑話,這種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的學生情緒不佳,很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4. 教師對學生的批評不當
教師對學生的批評盡管是出于好心,為了學生學習更好,但是有的時候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或者是對學生的一種誤解時的批評會適得其反,不但不會使學生進步,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
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加強聽力訓練與加強心理疏導相結(jié)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要對學生多鼓勵,有耐心,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