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學生覺得閱讀比其它科目難提高,分數往往一直停留在20分左右止步不前。為何自己單詞也背了,TPO也都做了,但是為何就是提高不了自己的分數?個人認為,大部分原因在于很多學生對閱讀這個科目所需要考察的能力不夠了解,一直在努力卻錯了方向,導致事倍功半甚至一直在做無用功。
那托福閱讀到底需要考察什么能力?托福閱讀與我們學校里的英語考試閱讀有何區(qū)別?我們應該如何高效備考?
其實托福閱讀主要考察的是這三方面的能力:詞匯、長難句分析、邏輯能力分析。下面我們一一解析:
詞匯
詞匯是閱讀之本,無論是SAT還是托福。但是準備詞匯并不意味著你要無止境地背單詞,而是要針對每個考試的范圍和自己的目標來準備詞匯。
托福閱讀所需要的詞匯量是四門中最多的,而且閱讀考試除了考日常詞匯以外,還非常喜歡考察一個單詞其它比較偏僻的意思。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fine是好的意思。小時候學“How are you? Fine, and you.”但是在托福的地質類文章中常常會出現fine particles,這里的fine不再是好的意思,而是細微細小的。如果去查牛津字典,這個意思排在了第九,而在托福中確是常見意思了。再舉個例子,我們平時有時候犯了錯誤喜歡說“Sorry, it’s my fault.”但在地質類的文章中,fault的意思是斷層,這個是字典里的最后一個意思。所以,背單詞的時候到底背哪個意思也是比較重要的,背了很多常見的意思,到閱讀里面仍然看不懂也是常見的現象。
要擁有多少詞匯量可以達到自己托福的目標?托福高頻9000詞匯為基準來說一下:0-2000的詞匯量,閱讀基本會停留在17-18分;0-3000的詞匯量,20分左右;0-4000,23分;0-5000,25;0-6000,27;0-8000,29-30。如果要考SAT或者SSAT的同學,還是比較推薦背一下6000以后的,如果不考的話,前6000的詞匯量足以你應付托福閱讀了。這個只是詞匯單項能力的基準,當然,要考到相應分數,還需要其它能力的加入。
長難句
有些同學背了很多單詞,但是自己的成績卻一直停留在22-24分之間,上不了27以上的高分。這種現象的出現原因基本可以歸結為學生辨析長難句的能力上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托福中有許多題目是靠你解析長難句分清楚其中的邏輯關系,從而得出答案,如果你一直是用自己認識的單詞來拼湊一個意思而忽略句子結構的話,非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從而總是失分。一般有這種情況的學生,細節(jié)題和同義句題通常是他們的軟肋,而細節(jié)題在一篇文章中會出現3-5題,而同義句一般是賺分題目。
那解析長難句到底需要哪些能力呢。首先,長難句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楚句子中的主次信息,所以句子成分劃分非常重要。在看一個句子的時候首先要分清楚主從句,其次分清主謂賓定狀這五個成分。尤其要注意,不要通過單詞的意思來辨析他們是什么成分。
舉個例子來說,slow大家一般都熟悉,是“緩慢的”,作形容詞,但是托福中往往常用的是把slow作謂語動詞用。例如“The current slows.”意思是“水流變緩了”。這里的slow后面加了s,我們知道形容詞后是不能加s的,而動詞后面加s可以表示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所以我們以此判斷這里的slow是作動詞用的。
其次,托福長難句到底需要多少個語法知識點呢?我總結了如下十個語法點: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非謂語結構、倒裝結構、虛擬語氣、并列結構、長介詞結構、插入語結構和強調結構。這十項內容和我們中國的英語語法教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并列結構、長介詞結構和插入語結構是中式教育中沒有列入教學內容的語法點,一般我習慣稱它們?yōu)?ldquo;托福特有的語法點”。而且即使像三大從句這種中式教育特別關注的語法點其實和托福的語法點也有不一樣。
簡單舉個例子,國內的完全倒裝中只介紹過一種用法,那就是介詞結構前置句子完全倒裝,例如“Here comes the bus.”然而托福里最常用的完全倒裝則是系動詞倒裝,例如“Beautiful is the flower he sent me.(原語序應該是The flower he sent me is beautiful.)”。這樣的差異在托福閱讀中比比皆是,考生在復習各個語法點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下自己以前學的英語語法和托福的語法點之間的這種差異性。
那么長難句應該如何復習呢?在二語習得(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中有一個研究表明過,一個人的大腦中其實只構建過母語的語法結構,第二語言的語法結構需要后期自己花時間構建。簡單來說,就是你在看漢語的時候其實不用劃分主謂賓就可以看得懂,是因為你大腦中的語法結構已經建好了,所以你在理解句子的時候,句子進入大腦,大腦自動給你劃分好主謂賓,然后理解出其中的意思。
而看英語卻不是,因為大腦中缺少這個語法結構,所以句子進入大腦的時候,你的大腦只識別詞的意思,而沒有自動劃分主謂賓,因此你需要在句子進入大腦的時候自己手動劃分一下。這樣理解句子雖然可以理解出來,但是速度非常慢,不能滿足我們托福閱讀的要求。因此,練習長難句的目標是我們后天幫助大腦構建英語語法結構。那么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構建?
語法結構的生成是通過接觸大量的句子以后,大腦形成習慣性思維。通過實際檢驗。一般一個人同一個語法結構接觸30個句子以上,他就可以在看句子的時候迅速說出句子成分,而不需要手動劃分。所以,前面提到的10個語法知識點,每個知識點分析結構及其翻譯30個句子左右,基本就可以幫助考生看到一個句子迅速做出反應。這樣的訓練方式非常科學有效,并且不僅對于托福閱讀是個大大的提高,對于一個人以后的英語閱讀來說都是個必不可少的能力。
邏輯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在托福閱讀考試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問題。往往發(fā)現學生文章內容都看得懂,但是一到做題就容易錯,而且還堅信自己的邏輯不存在任何問題。其實中國學生從小接受過的邏輯訓練微乎其微,所以他們寫出來的作文常常會讓人感覺語無倫次極其跳躍,句子與句子之間非常跳躍,讀上去讓人覺得非常不連貫。
這種普遍現象也反應在了閱讀里,學生常常無法分辨文章中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甚至句內的邏輯關系有時候也分辨不清。所以在復習托福閱讀的時候,不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語實力,而且還要兼顧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在閱讀考試中取得高分。
托福閱讀中常常出現哪些邏輯關系?
首先,最重要的是因果邏輯關系。這個邏輯關系經常會用在細節(jié)題、功能題和句子插入題中。舉一個例子,TPO25最后一篇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Plants中,第四段著重在討論水生植物進化成陸生植物的時候,陸地的環(huán)境其實對于它們來說比較嚴峻。第五段則在主要討論水生植物進化出哪些能力來克服這些環(huán)境上的問題。題目中有問,第五段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實仔細思考可以看出,第四段是原因,第五段是結果。因為環(huán)境比較惡劣,所以需要進化出技能克服它們。因此第五段主要說明了他們進化到陸地上以后的結果或者對他們自身的影響。
其實,文章看懂了之后,邏輯關系是不難看出的,只不過學生在平時閱讀的時候很少如此去思考,很少去想“這兩句話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呢?”這一類的問題。這個邏輯關系還有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往往兩句話之間沒有必然因果關系,但學生卻覺得有。例如,文章中提到“這個現象非常常見”。如果選項中出現“這個現象比其他現象常見”,那么30%的學生就會栽在這個選項上。但是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很常見不代表最常見,可惜在考試中學生往往容易出錯。
其次,假設邏輯關系。假設邏輯關系放在英語中就是以if(如果)引導的從句。但是中國學生容易把這個邏輯關系和因果關系混淆。他們覺得“如果……那么……”和“因為……所以……”差不多,其實不然。“如果那么”是假設關系,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是沒有發(fā)生過的,而“因為所以”是因果關系,表明這件事情是發(fā)生過的,而且很可能是長期發(fā)生的現象。所以有很多同學看到文章中是“如果那么”而選項中有“因為所以”就要特別仔細了,要分清楚他們之間邏輯上的區(qū)別。
再次,是遞進的邏輯關系。學生從小就在語文課上學習遞進關系,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問學生,他們基本都回答不上來遞進關系的本質是什么。例如文章中出現even, also, another, furthermore, moreover,含有這些詞的句子和前一句到底是什么關系?很多學生也回答不上來。遞進關系其實就是兩句話所講的內容大致相似,他們所講的話題首先是一樣的,其次可能是在講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或者就是針對同一個方面更具體說一句。不管怎樣,遞進關系的本質就是前后兩句話講同一個內容。
但是,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漢語里的遞進邏輯關系和英語其實是不一樣的!例如我問學生“他現在長得很帥”這句話應該可以推出如下哪句話?A:他以前長得也很帥。B:他以前長得不帥。C:以上都不對。課堂上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A或C。他們認為這就是遞進,不幸的是實際上在托福閱讀里應該選B。很多學生覺得這個不是轉折嗎?瞬間懵了。而這種解題思路和我們平時的思維邏輯不一樣的地方要特別特別注意著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