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請看相關報道: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inese central bank's requirement, the Payment and Clearing Association of China has issued a draft rule to regulate QR code payment business, setting security standards that institutions must follow.
支付清算協(xié)會根據(jù)央行要求發(fā)布條碼支付業(yè)務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了支付機構必須遵循的安全標準。
QR code 全稱為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回應碼),二維碼(two-dimensional code)和矩陣條形碼(matrix barcode)都屬于QR code。這種快速回應碼最初由日本豐田公司開發(fā)用于汽車產品的信息存儲和追蹤,后來因為其讀取快(fast readability)和存儲容量大(large storage capacity)的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其他行業(yè)。
2014年3月,因客戶信息和資金安全性存疑,央行曾發(fā)函叫停支付寶和騰訊的虛擬信用卡(virtual credit card)產品,同時叫停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近年來,隨著支付寶和微信付款的普及,二維碼支付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甚至連街邊的水果攤也可以用二維碼支付買單,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此次發(fā)布的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會員單位應根據(jù)交易驗證方式的安全級別及《條碼支付技術安全指引》關于風險防范能力的分級,對個人客戶條碼支付業(yè)務的交易進行限額管理(risk controls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through transaction quota management)。支付機構應通過設置條碼使用效期、使用次數(shù)等方式,確保條碼有效性和真實性,防止條碼被重復使用、重復扣款。條碼信息不應包含任何與客戶及其賬戶相關的敏感信息,僅限包含當次支付相關信息(payment-related information)。
我們平時消費時常用的支付方式有現(xiàn)金支付(cash payment)和非現(xiàn)金支付(non-cash payment),而非現(xiàn)金支付又分為銀行卡支付(bankcard payment)、電子銀行支付(e-bank payment),以及移動支付(mobile payment)三種。其中,移動支付就包括支付寶、微信付款等掃碼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