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的廣闊舞臺上,一種奇特的語言現(xiàn)象正悄然蔓延。曾經(jīng),簡單的“哈哈”足以傳達歡笑的情緒,而今,它似乎已淪為敷衍的代名詞,取而代之的是“哈哈哈哈哈哈笑到頭掉笑不活了”這樣的夸張表達,才被視為真情的流露。同樣,“老師”這一稱謂,也從專指教育工作者,擴展到歌唱家、雜技演員、相聲表演者乃至理發(fā)師,幾乎人人皆可稱“老師”。而哭泣,也不再是單純的淚水,而是被“藍瘦香菇”“我人沒了”“救不活了”等*熱詞所替代,成為傷心難過的標準表達。
在線上交流中,人們似乎總在極力放大文字的情緒色彩,甚至不惜以極端的語言來彰顯自己的情感。比如近期的“發(fā)瘋文學”,就是將這種情緒化的表達推向了*,用近乎歇斯底里的方式展現(xiàn)內(nèi)心。然而,這并非情感充沛的體現(xiàn),反而揭示了語言貧瘠和心靈荒蕪的現(xiàn)狀。
一項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高達76.5%的受訪者感到自己的語言日益貧乏。在豆瓣上,“文字失語者互助聯(lián)盟”小組匯聚了超過33萬的成員,他們共同面對的問題就是語言能力的退化,難以用書面語言準確傳達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這種語言貧乏的背后,是思維懶惰和感受力削弱的雙重作用。當人們對某件事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卻懶得組織語言,而是選擇用極端的*熱詞來快速表達情緒。這種習慣不僅削弱了思考能力,還導致詞匯儲備的嚴重退化。于是,“笑死”“一整個大無語”等空洞無物的詞匯成為了人們表達看法的常用語,有時想要說出點有深度的話,卻發(fā)現(xiàn)力不從心。
同時,表達形式的膨脹也帶來了語義的膨脹。人們開始生硬地套用熟悉的話語去定義和評論不同的事情,如“內(nèi)卷”“PUA”等詞匯被濫用。當有同學為目標努力時,就被冠以“內(nèi)卷”之名;當伴侶指出對方不足時,就被視為“PUA”。而“救命”“6”等詞匯更是無處不在,似乎任何場景都能以此回應。
由此可見,膨脹化的言語表達并未真正展現(xiàn)人們的情緒,反而暴露了語言的極度匱乏和心靈的荒蕪。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思考與感受回歸,關鍵在于如何讓膨脹化話語背后的真實感受重新顯現(xiàn)。這需要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語言習慣,努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用更加精準和豐富的詞匯來傳達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