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說是表達性技能,也是難以被掌握的語言技能之一。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語新教材(2019年版)均提供了大量說的活動。教師只有準確理解這些活動的設計目標,并正確處理說與聽、讀、看等各項技能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習者的表達能力。本文以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語新修訂教材中說的活動為例,分析說的活動的目標,并提出促進說的目標有效達成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材;說的活動;活動目標
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魯子問,2017)。交際包括口頭交際與筆頭交際,即英語教學中的說與寫。有學者認為,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說是最難掌握的技能(Nunan,2008)。究其原因,一是口語的發(fā)生具有實時性;二是在講話時,人們無法像寫作時那樣編輯或修改所想表達的內容。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英語教學曾片面強調讀寫而忽視聽說,因而造成了部分學習者無法用英語與人進行口頭交流的情況,這也使得英語學習在一段時間內頗受詬病。《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頒布實施以來,各版本的高中英語新教材編者都高度重視說的技能及策略培養(yǎng),在教材中設置了大量說的活動。但是,教材中說的活動能否真正發(fā)揮作用,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設計。
筆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中說的活動重視程度不足;在增減內容時,說的活動被刪減或調整得較多。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一是因為高中教材容量較大,部分學校教師無法完成所有教學任務;二是因為教師未能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思路和教材活動目標,僅依據(jù)個人理解調整教材活動。程曉堂和鄭敏(2019)認為,教師在實際使用教材時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增減,也可以調整教學活動順序,但是增減內容和調整順序時應當考慮教材編寫的總體思路和教材的總體結構(黃正翠,2021)?;诖耍疚慕Y合人教版、北師大版和外研版三個不同版本的高中新教材(2019年版),嘗試探討如何定位教材中說的活動,以期為教師正確使用教材提供借鑒。
1.教材中說的活動的形式
高中英語新教材中普遍設有說的練習。一方面,說的內容可以有多種呈現(xiàn)形式,而基本上每個版本的教材都會在起始頁設置說的內容。如人教版新教材的每個單元開篇頁都會有Look and Discuss活動,學生可以基于板塊內的圖片進行表達,為單元學習作好鋪墊;外研版新教材每個單元的Starting out板塊也有相類似的內容,北師大版新教材的Topic Talk板塊也體現(xiàn)了對說的技能的重視。
另一方面,在整個單元教學的過程中,各版本新教材也體現(xiàn)了對說的內容的高度關注。對比三個版本的教材,我們會發(fā)現(xiàn)閱讀、聽說板塊都包含大量說的內容。如北師大版的Activate and share、Read and explore;人教版有專門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Listening and Talking板塊,此外還有閱讀語篇前后的討論,聽力中的小組討論;外研版有小組活動,課后習題中也有基于思維導圖的討論等。
2.教材中說的技能與其他技能的關系
Shiffin、Schneider和Anderson提出,外語學習者的口語發(fā)展大致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陳述性知識形成階段,學習者通過與目的語的接觸,了解有關技能的知識;第二階段為程序性知識形成階段,在此階段,學習者通過大量重復性練習,實踐第一階段了解到的知識,通過控制加工將其程序化;第三階段是對程序性知識進行重構的階段,在此階段,學習者創(chuàng)造性地重新組織已經儲存的信息,構建新的結構,提高語言運用的效率(轉引自魯子問,2017)。
簡言之,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可以被描述為從輸入到控制性輸出再到創(chuàng)造性輸出的過程。無論哪種形式的口語輸出,其前提都是先讓學習者通過接觸目的語進行大量輸入。而在語言學習中,聽、讀、看都是語言輸入的手段,說與寫是語言輸出的手段。因此,教材中說的內容大多是與聽、讀、看緊密結合的。教材上的聽、讀、看的內容,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輸入,而說的教學,也需要學習者以聽、讀、看為依托,從聽、讀、看的資源中獲取有效信息進行表達。基于輸入進行輸出可以降低輸出難度,也能有效保證學習者輸出內容的豐富度。新教材中說的活動的設計也是兼有控制性輸出和創(chuàng)造性輸出的特點。例如,聽、讀語篇前的活動及聽中、讀中的說的活動,通常要求控制性輸出,學習者需要結合相關背景知識和教材語篇內容組織語言、進行表達;而聽后、讀后的活動,則多要求創(chuàng)造性輸出,學習者既需要結合語篇內容,也要經過自己的深度加工來形成新的認知,并進行有效表達。
《課標》中對說的技能、策略及需達成的學業(yè)質量水平進行了清晰的描述。筆者以《課標》中提到的選擇性必修及學業(yè)水平二級的描述為例,對課標中與說相關的描述加以梳理(見表1)。
由表1可見,與以往不同,《課標》強調社會情境下的真實表達:“比較復雜的語境”“交際場合”等概念的引入,強調了語言學習的目的之一是真實的交際;“交際角色”“語言運用的得體性”“表達意圖和受眾特點”等表述,則體現(xiàn)了對真實情境下交際的較高要求。同時,《課標》強調對語言的內化與使用,強調了語言的載體作用。此外,《課標》關注多種語言或非語言手段的運用,同時強調了這些手段對表達意義的作用。最后,《課標》還強調交際中的不同思維層級,從描述、概括經歷和事實,傳遞信息,到表達情感,論證觀點,將說的能力與思維層級進行關聯(lián),體現(xiàn)了對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視。
下面筆者通過對新教材中說的活動進行梳理和提煉,解讀說的活動的目標,并結合教材加以分析。同時,因為教材中說的活動與聽、讀的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筆者在分析時以聽、讀活動為軸,將說的活動分“聽讀前”“聽讀中”“聽讀后”三個階段進行描述。
1.聽讀前:激活已知,引入單元情境
通過對三個版本的新教材進行梳理,我們可以看到每版新教材都以“說”作為單元的起始活動,同時,幾乎所有聽、讀部分也會以說的活動作為引入。這部分活動可以看作是對單元聽、讀活動的預熱。以北師大版《英語》(2019年版)必修第一冊 Unit 1 Life Choices為例。在Topic Talk板塊,教材中共設計五個活動,除活動2和5外,其他三個活動均明確要求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而活動2的評價也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口語輸出。因此,整個Topic Talk板塊可以看作單元說的活動的重點部分,要求學生通過說的形式激活已知,建構語言,表達意義。
活動1(見圖1)的目標是通過思維導圖激活學生有關該話題的已有知識儲備,同時將學生帶入情境。對剛剛升入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學校生活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該活動以“新的學校生活”為核心概念,通過設問引導學生描述新的學校生活并比較其與以往學校生活的異同,表達個人對新的學校生活的觀點并加以論證,最后再思考自己對于新生活的規(guī)劃。這樣的設計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鏈。學生圍繞特定主題,通過記憶檢索等手段,尋找與新的學校生活相關的知識儲備,建立與單元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學生對于描述新的學校生活的框架也有了初步了解,便于開展針對單元后續(xù)內容的結構化學習。
具體到每節(jié)課的聽讀活動,說依然起著激活學生已知、引入單元情境的作用。如人教版《英語》(2019年版)必修第一冊Unit 1 Teenage life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活動1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② What would you tell a teenager from another country about school life in China?
以上兩個問題的設置也是為了激活學生有關此話題的認知與知識儲備,為單元閱讀語篇的學習打下基礎。
2.聽讀中:建構主題知識,培養(yǎng)語音意識
縱觀三套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語新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聽讀過程中設置說的活動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基于主題建構知識,二是培養(yǎng)正確的語音意識。
(1)從輸入到控制性輸出——基于主題建構知識,實現(xiàn)知識的結構化
《課標》指出,教師要在深入研讀語篇的基礎上,根據(jù)主題語境、語篇類型、不同文體的語篇結構和語言特點,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語言所表達的主題意義,形成結構化知識,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自主表達觀點,實現(xiàn)深度學習(教育部,2018)。三套新教材的各個單元均依托特定的主題語境而編寫,教材中說的活動也緊密圍繞主題展開。以《英語》(2019年版)必修第一冊 Unit 1 Lesson 3為例,該語篇講述了志愿者Zhang Tian的支教生活。編者在讀中設計了多個活動,以活動4與活動5為例(見圖2),活動4要求學習者從三個宏觀層面對Zhang Tian進行描述;活動5聚焦Zhang Tian在不同階段的感受,要求學習者提煉出其感受,并從文本中找出證據(jù),進而談論其變化。這兩個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文本知識進行建構,并在建構的過程中反復使用語言做事情。這個過程也是從輸入到控制性輸出的過程。
(2)培養(yǎng)語音意識
語音是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的語音包括重音、語調、節(jié)奏、停頓、連讀、爆破、同化等。說話者通過語音的變化表達意義。語音可以反映說話者的態(tài)度、意圖、情感等。良好的語音語調能夠讓學習者在表達時更為自信。較高的口語水平的一個標志是語音準確、語調自然流暢(程曉堂、鄭敏,2019)。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語音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同版本教材對語音意識的培養(yǎng)方式各異。以北師大版《英語》(2019年版)為例,每個單元的Lesson 2會設置專門的Listen and Imitate活動。這一活動通常會讓學習者模仿一些功能句的發(fā)音,旨在讓學生通過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yǎng)語音意識,形成準確、流暢的表達。
人教版《英語》(2019年版)每個單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塊都包含專門的發(fā)音練習活動。這類活動通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呈現(xiàn)含有不同字母組合或者音標的詞匯,引導學生關注字母讀音,同時以相同的發(fā)音為基礎進行關聯(lián)。因此,該板塊既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關注不同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fā)音來系統(tǒng)訓練學生的語音,又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將含有相同音標的單詞組合到一起,實現(xiàn)詞匯量的擴充。同時,該板塊通過把單詞放置于句子中,引導學生體會節(jié)奏、重讀、弱讀、連讀、爆破等,為學生打好語音基礎。
3.聽讀后:創(chuàng)造性輸出——語言與思維的融合發(fā)展
說是語言的輸出形式,而輸出與輸入是緊密相關的。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語新教材都強調讓學生在說的活動中內化和使用語言,聽讀后的說的活動則不僅強調語言的使用,更強調語言與思維的融合發(fā)展。以人教版《英語》(2019年版)必修第一冊 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為例,讀后活動是讓學生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①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Adam is? Why?
② Do you face the same challenges as Adam? What other challenges are you facing?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m?
③ 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dams school life and your school life?
以上問題都體現(xiàn)了對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如問題①是對人物的評價,學生若想回答好這個問題,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運用文本信息支持、論證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運用語言,批判評價思維也得到發(fā)展。而問題②和問題③則從語篇人物過渡到了學生自身,要求學生關聯(lián)自身生活實際,闡述自己面臨的挑戰(zhàn),并提出解決辦法。從宏觀上比較自己與語篇人物所處環(huán)境的異同,有助于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口頭討論及回答問題,學生將再次利用目標語言進行表達,發(fā)展高階思維品質。這個過程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輸出的過程。
聽說結合的板塊設計也體現(xiàn)了語言與思維融合發(fā)展的目標。以外研版《英語》(2019年版)必修第一冊 Unit 1 Using language板塊為例,活動6—8有關說的訓練要求如下:
6. Now talk about how the speakers discuss managing their time.
7. Work in pairs.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to discuss ideas for a weekend study plan for English.
8. Work in pairs. Make another weekend plan and have a similar conversation.
活動6要求學生回憶所聽語篇內容并總結語篇信息,這是對語篇語言的控制性輸出;活動7為表演性任務,教材中有部分語言提示,學習者根據(jù)提示完成輸出,屬于半控制性輸出;任務8則要求學生在一個新的情境中進行輸出,屬于創(chuàng)造性輸出。從完全控制到半控制再到創(chuàng)造性輸出,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思維挑戰(zhàn)逐漸升級。同時,不論是哪種形式的輸出,學生都需要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進行表達,實現(xiàn)對語言的內化和使用。
在準確理解說的目標之后,教師應該切實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依據(jù)目標作出調整,以促進說的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1. 在主題語境下充分激活學生已有知識
一節(jié)課的正確邏輯應該是在已知與新知間建立聯(lián)系,在已知的基礎上發(fā)展新知,最終實現(xiàn)知識的生成。筆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已有知識的關注,因而也就無法讓學生在其新知和已知間建立關聯(lián)。各版本高中新教材中說的活動都以主題語境為依托,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語境,并采用多種形式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教師可以運用頭腦風暴、思維導圖、音視頻資源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已知和多種感官,讓學生浸潤在主題語境下,并引導其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繼續(xù)豐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實現(xiàn)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2. 恰當使用教材中不同層級的問題,引導學生表達主題意義,發(fā)展思維品質
教材的活動設計遵循語言發(fā)展及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師應運用好教材中不同層級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目標語言表達意義,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情,在對教材活動逐一進行深入分析、形成深度理解之后,增減或修改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亦應關注對主題意義的挖掘,同時關注不同的思維層級,要善于提出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向高階穩(wěn)步發(fā)展。同時,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針對語篇內容和形式的討論和反思,鼓勵學生圍繞有爭議的話題有理有據(jù)地表達個人的情感與觀點。
3.采取多種口語活動方式,促進學生有效表達
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口語活動方式,如背誦文段、復述故事、描述圖片、就某一主題發(fā)表個人觀點等。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開展同伴討論,利用同伴之間的信息差促成新的學習。王薔指出,英語教學應該讓學生在互動與交流中引發(fā)思維碰撞,激發(fā)靈感,產生頓悟,以達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知識,產生新的感悟,達到真實輸出的目的(轉引自王為忠,2021)。要實現(xiàn)有效的同伴討論,教師需要圍繞主題設置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有一定思想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廣泛拓展(王為忠,2021)。
綜上所述,說是運用語言表達意義的重要手段。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語新教材均高度重視說的活動。教師應深入分析教材,正確處理說與其他各項技能的關系,正確理解教材中說的活動的目標,并基于對目標的正確理解和對學情的準確把握來開展教學,在說的活動中發(fā)展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實現(xiàn)對主題意義的深度挖掘和表達,讓說的活動在英語學習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Nunan, D. 2008.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南京:譯林出版社.
程曉堂, 鄭敏. 2019. 英語學習策略——從理論到實踐(2019年版)[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黃正翠. 2021. 深入解讀教材閱讀活動,切實提高目標達成度——以不同版本高中英語新修訂教材閱讀活動為例[J]. 英語學習, (2): 13—18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魯子問. 2017. 英語教學論(2017年版)[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為忠. 2021. 中學英語綜合技能板塊的教學設計[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5): 32—36
栗瑞蓮,北京市海淀區(qū)中學英語教研員。
以上有關英語學習:高中英語教材中說的活動的目標解讀的內容,來自《英語學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