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個詞進入英語的途徑可謂是相當曲折。dollar(美元)這個詞是Joachimsthaler這個詞的訛傳。這個詞是16世紀位于德國小鎮(zhèn)一個叫Joachimsthal的地方的銀礦名稱。英語中這個詞的首次使用記錄可以追溯到1553年,當時的拼寫是daler。
200年間,英國人用這個詞來表示各種大陸貨幣。dollar這個詞的初次使用是在178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杰斐遜在《美國貨幣單位備忘錄》(Notes on a Money Unit for the United States)中,堅決主張使用dollar作為國家貨幣單位,因為這個詞是知名貨幣的單位,西班牙人就曾用這個詞,而它也是人民最熟悉的。
雖然文字記載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但是既然已被大家如此悉知,那么dollar這個詞可能已經(jīng)用了一段時間了。無論如何, dollar這個詞就如杰斐遜所倡導的那樣,最終成為了美國的貨幣名稱。不過,第一批美元直到1794年才被印制出來。
現(xiàn)在,我們知道dollar是怎么來的了,那么美元的標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據(jù)馬里奧的說法,最合理的解釋是它代表西班牙比索(pesos)的第一個字母疊放在最后一個字母之上。這是個很吸引人的說法,但是明顯有問題,因為p和s疊起來怎么看也不像$。
再來看看America這個詞是如何得來的吧。America來自Americus Vespucius,也就是阿梅里戈·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1454-1512)的英文名字,這是一位不大出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名字的拉丁語寫法。
他曾4次抵達美洲大陸,但是卻沒有一次發(fā)現(xiàn)北美洲。當時有個地圖繪制者,以為韋斯普奇發(fā)現(xiàn)的是整個美洲大陸,于是他如實地將他的名字繪制在了地圖上,即亞美利加(根據(jù)阿梅里戈而來)。后來,被證明這是個錯誤,而這個名字已經(jīng)根植在人們的心里了。韋斯普奇本人曾經(jīng)希望將這個大陸命名為Mundus Novus,意思是新世界。
除了上面提到的借詞,美國新移民也創(chuàng)造了幾百個新詞。他們造詞的模式基本就是將兩個已經(jīng)存在的詞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新詞,比如bullfrog(牛蛙)、eggplant(茄子)、grasshopper(蚱蜢)、rattlesnake(響尾蛇)、mockingbird(仿生鳥)、catfish(鯰魚)等。
有時候,曾經(jīng)的舊詞也會用上,不過表達的是新世界中類似的事物,比如beech(山毛櫸)、walnut(胡桃樹)、laurel(月桂樹)、partridge(鷓鴣)、robin(知更鳥)、oriole(黃鸝)、hemlock(鐵杉)以及 pond(池塘)等。不過同樣的詞,在兩個大陸中描述的卻是不同的東西。
移居西部的拓荒者不僅要找到詞來描述新的地貌特征,比如mesa(方山)、butte(孤山)、bluff(峭壁),而且還要想出特別的詞來形容拓荒者的那種充滿激情、活力、矯健、拼命的生活態(tài)度。這類詞語,說得委婉一點,是非常具有色彩的,而且大部分詞語都保留至今。比如hornswoggle(騙)、cattywampus(邪惡的)、rambunctious(粗暴的)、absquatulate(逃走)、to move like greased lightning(快如閃電)、to kick the bucket(一命歸西)、to be in cahoots with(與人同謀)、to root hog or die(要么拼命、要么等死)。不過,也有一些詞被人漸漸遺忘了,比如monstracious、teetotaciously和helliferocio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