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篇章的順序
目前一個最流行的說法是閱讀要用好“4s”閱讀法,其中survey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綜合瀏覽三篇文章,通過有無標題、有無圖片及小標題、篇章的話題、文章的長短、各段段首句子的難易度、生詞的多少及后面的題型類別來判斷各個篇章的難易度,然后以由易到難的順序做題。首先不討論學生是否有在短時間內(nèi)正確判斷文章難易度的能力,這里只說這些信息是否可以正確真實地反映出文章的難易程度。誠然,標題、圖片的存在也許能讓人快速把握文章大概在講什么內(nèi)容,但其實對文章的理解與否及做題跟這個大概內(nèi)容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更何況有些標題看似簡單,人家走的卻是哲學文藝范兒。篇章的長短及生詞的多少則更是不可靠了。當然,如果一眼發(fā)現(xiàn)文章討論的是自己很熟悉的話題,抑或是真心對有些題型情有獨鐘,而對另一些深惡痛絕,那就另當別論了。除此之外,我的觀點是直接按試卷上安排的順序來。原因有二:一、雅思不考察考生識別文章難易度的能力及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所以一般在排列難易文章時還是有天理可循的,較難的文章通常會在第二或第三篇出現(xiàn)。二、輕裝上陣是硬道理。本來做這么多題目就很費神了,何必在做題前就給自己下達這么貌似統(tǒng)領全局、關系成敗的重大的、但實則沒太大必要的任務呢?題目遲早都是要做的,而額外的思想負擔、多余的工作量、抉擇正誤的不確信可能帶來的浮躁與反復就為了所謂的“軟著陸”,真的值得嗎?太傻教育助力雅思高分
文本閱讀及做題
針對這個話題有三種聲音:先大致了解文本再做題、先讀完所有題目再統(tǒng)一去文中定位及邊做題邊定位。第一種方法是最虧最笨最耗時間的辦法,采用這種方式的學生最實在、最好學,但思維還停留在高中語文閱讀的階段,而且絕不是能識時務的俊杰,因為他們連基本的學習和應試場合都沒能夠分清。而且其實通過讀題和做題來理解文章比通過通讀文本要有效快速得多。第二種方式的倡導者據(jù)說是環(huán)球教育的張岳老師。聽起來十分驚艷,因為這樣避免了同一段文字被重復閱讀的必要,從而節(jié)約了時間。但一次性記住所有13-14個題干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牛叉的任務。除非學生短時記憶力超好而且英語基礎很不錯才可能做到,否則努力記憶題干的時間、反復停滯尋找的時間加上遺漏后再次搜索的時間估計比文章重復看上幾遍的時間還要長吧。而事實是很多同學會覺得記住一種題型中的5-6題都有難度了,而且做一種題型就焦頭爛額了,更別提對十幾個題目運籌帷幄了。第三種方式是我推崇的方式,即邊做題邊定位。一方面雅思閱讀大部分題目都是按照原文順序的,而且也幾乎沒有需要考生通篇理解以后才能解答的題目,另一個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的目的可以更明確,而且做題時注意力和精力可以更集中,因而正確率可以更高。
各題型的順序選擇
對于這個問題,建議是按照試卷原本的題目順序做題,而很多老師會提出先做細節(jié)題,再做主旨題,抑或者是先做某種題型再做另外的題型。why bother?還是那句話,題目都是要做的,而文本都是要讀的,但隨意挑選題目做卻會打亂出題人出題時的順序性的,這樣加大了定位的難度只能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