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考試中的閱讀和國內考試中的閱讀很多的不同點,比如文章的來源,文章的長度,題型的設置等。單從前兩個區(qū)別來看,以前大家從頭看到尾,一覽眾山的方法行不通。雅思閱讀文的學術性導致了文章的深度,在短短20分鐘的時間,就算是消化一篇1000多字的中文的學術類文章都會有困難,更何況我們還要完成平均每篇文章十幾道題的題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種類型的閱讀我們是完全hold不住的。
著名大師培根在《論讀書》中有這么幾句話:Some books are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意思就是說: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這幾句話用在閱讀中是再恰當不過,說得更加直白一些,就是有差別的閱讀。在閱讀中,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賞析文章,而是為了找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分析信息,最后獲得答案。分析雅思閱讀的所有題型,除了list of headings題型以外,其它題型中的絕大部分題目都是細節(jié)題,都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一個具體的點來對應。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應該做到有的放矢,對輕重緩急做到游刃有余。
此外,要想做到有的放矢,在備考過程中,我們還應當多去關注文章中常見的考點都在什么位置。這樣,我們會心中有數(shù),不會慌亂。研究劍橋真題,你會發(fā)現(xiàn),考點的設置不是隨機的,而是有它們內在的深層次的邏輯,即對文章中重要信息點的理解??吹轿恼轮兄匾壿孅c的時候,我們要更加的關注。不同的題型只是信息的載體,真正了解了重要信息以后,什么樣的題型都是浮云。
2.培養(yǎng)良好習慣,主動閱讀
在平時閱讀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同學們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生單詞上。很多學生興致勃勃的拿起一篇文章,可是一旦遇到的生詞越來越多,句子越來越長的時候,我們會越來越被動,信心就越來越少了。詞匯量在某種意義上制約著閱讀的能力,但并不意味著文章中有生詞就閱讀不了文章,解不了題。無論我們的詞匯量有多大,在閱讀中總是會不可避免的遇到生單詞。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主動的把注意力投放在那些我們看得懂的東西上,而不能總放在那些我們讀不懂的東西上,打擊積極性。在閱讀中,有很多信息例如單詞的識別,句子結構,詞組搭配,段落結構以及文章的背景知識共同影響著你對一篇文章的理解。當我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單詞上的時候,就好比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除了生單詞外,長句也是我們心中的痛。中國考試偏向考形式(詞匯語法),國外考試偏向考意義(語言能力)。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在語法上的強調讓我們很多同學在碰到長句時,情不自禁的就想分析句子,卻忘記了閱讀最根本的目的是讀懂意思,獲得信息。在這一點上語言是具有共同性的。你碰到老外對他們說:Long time no see!這種完全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的表達也可以被老外所接受,翻譯成中文就是“好久不見”,從英語到中文的轉變,只是將long time no see進行了簡單的漢語化處理。在實際的閱讀當中,結合文章的大背景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直接按照英文句子的語序,簡單的把那些我們看得懂的一個個的意群連接在一起,長句的大致意思也能弄明白。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主動的問自己,這句話跟前后句子的關系?這句話在段落中的作用?而不在于過度深究單詞和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