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兩方面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是詞匯匱乏,表達單一,詞不達意。我們知道文章是思想的載體,而詞是這個載體的基本組成要素。沒有單詞,就無法準確地表達思想。由于所掌握的單詞有限,往往使學生感到自己“滿腹的心里話不知怎么說”,為了寫完一篇250多字的作文,只能搜腸刮肚,勉強拼湊,結果使思路受到限制,寫出來的句子總是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本來意圖,文章主題反倒成了載體的奴隸。為了彌補詞匯量的不足,一些學生就把一些熟悉的單詞、簡單的句子結構重復使用來避免犯錯而使文章顯得單調、呆板,甚至觀點和見解也因此大打折扣。對單詞含義的一知半解,使得學生在寫作時生搬硬套。把漢語成語硬生生地逐字對譯,如:把“成竹在胸”譯成“have a bamboo tree in my heart”;或者一些短語直譯,如:把“不少青年婦女沒文化”譯成“Many young women have no culture.”,令人啼笑皆非。
當然,這一問題主要存在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同學中。而更多學員中存在的問題是不能準確把握一些詞匯的具體含義及一些意思相近的詞之間的一些區(qū)別,進而導致在寫作中只是簡單得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該詞的意思生硬的加在自己的習作中,而不去考慮該詞在整篇文章中是否合適,從而使自己的作文有了濃重的Chinglish的味道。
另外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是詞匯的匱乏,由于學員掌握的詞匯不足,所以在寫作文時,往往是一個詞在文中不斷的重復出現(xiàn),結果使得自己的作文讀起來很索然無味。如有的學生只知道“促進”一詞是improve,于是在寫作時,只要是“促進”,他就把improve一詞搬上去,殊不知,“促進”一詞還可以用promote, enhance, advance, facilitate, strengthen 等詞表達。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幾個詞可以隨時互換,學生在用的時候也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景而選擇具體的詞。
此外,有的學生在運用詞組時總是不能準確把握其固定搭配,尤其是一些動詞詞組中具體搭配的介詞等小品詞,結果寫出來的句子令人產生誤解。這方面的問題似乎在學員中更加普遍。下面我們就以我們論壇中的一篇習作為例:
I do not agree with the above statement, in my opinion, both of the earlier times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nd recent times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make human lives changed a lot, we are not supposed to say ether earlier ones or the later ones of technology is more important.
這是作文的第一段,而第一句的agree with the above statement 就是一個明顯的錯誤,agree with 是同意某人的意思,后接sb. ,而 agree about后接 sth.是同意某種觀點的意思。僅僅是一個介詞的錯誤運用,也許就會影響你的作文分數(shù)。所以,這一問題應值得學員注意。